垃圾分类仍存在重灾区 解决源头至关重要
备受社会关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经一个多月。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7月以来,上海湿垃圾分出量已达8200吨/日,相比2017年的日均分出量增加了1.3倍。而实施垃圾分类之后,湿垃圾日均清运量比上月增加了15%,可回收物比上月增加了10%,干垃圾下降了11.7%。
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似垃圾分类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但实际上在深入考察时我们不难发现,城市里还有一些堪称“重灾区”的地方,垃圾分类仍然困难重重。
大型商场和商务楼宇成违规“重灾区”
据上海城管执法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上海城管执法部门共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872起,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8655起。其中,未分类投放问题最为严重,从行业类别来看,大型商场和商务楼宇依然是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方面表示,《条例》施行一个月以来,存在问题最多的为大型商场和商务楼宇,问题发生率为50.9%。在上海市依法查处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中,未设置分类容器案件达451起,占案件总数51.8%;未分类投放案件396起,占比45.4%。
同样的的情况还发生在南京。南京市浦口区沿江街道的一家商业广场,存放餐厨废弃物时,未使用标准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不仅影响垃圾正确分类投放,还给后期的储运、处理带来较大困难。
8月初,依据《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第41条,南京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对商业广场的物业主管单位处以5000元罚款。根据执法人员介绍,7月开始,江北新区总队重点巡查大型商家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目前已立案查处未分类生活垃圾案件22起。
包装垃圾是这些区域违规的主要原因
在已经查处的未分类垃圾案件中,包装垃圾无疑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比如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的奶茶,光是一杯就包含了塑料杯身,杯盖,吸管,吸管的包装纸,托举杯身所用的圆形纸套,这些无一例外都属于包装垃圾的范畴。有些奶茶店为了美观,还会在“打包带走”上大费周章,仅仅是购买一杯奶茶,也要配送一个大号的纸质手提袋,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如果是以200多家餐厅为主的大型商场为例,每天产生的各种垃圾堆在一起就有近两万升,大小相当于1万多个1.5升的可乐瓶。如此体量下能做到垃圾及时收运已属不易,至于精细化分类,则更是困难。
另外,商场和商务楼中点外卖的情况也十分普遍。一位北京市市民表示,她在外卖平台订购了一份红烧茄子套餐,菜和米饭分装在两个包装盒内,包装盒足足有三层:第一层是印有商家商标的纸盒,第二层是塑料餐盒,最里层是起保温作用的铝箔纸。“这样包装确实让食物显得精致,但每次用餐后都剩下一堆塑料盒、纸盒,扔掉觉得很可惜。”该市民说道。另一位女士则表示,前两天她在一家粥铺点外卖,商家把小菜、鸡蛋分别单独用小餐盒装,油条也用餐盒盛放,再加上本来就要用餐盒装的粥,“光包装费加起来就有六块钱,但一个鸡蛋才三块钱,包装盒比买的食物都贵,我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盒子,商家自己浪费,还让我们消费者买单。”
减少包装垃圾泛滥,还需从源头着手
解决包装垃圾问题,消费端自然大有作为,推行垃圾分类等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但在垃圾产生源头的生产端探索垃圾减量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
如今,快递等包装垃圾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来源,但与此同时,选择使用“创意改良”绿色包装、助力垃圾减量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小编发现很多外卖商家已不再使用塑料餐盒,转向可降解纸质餐盒等环保包装。而各大订餐平台,如美团和饿了么的订单页面上,餐具数量一栏里都用明显的绿色文字建议顾客选择“无需餐具”。
而除了在餐具上做文章,有的店家已经快人一步,在包装盒上也动起了脑筋!
近来,一款不同于其他店的塑料餐盒包装的小砂锅悄悄地出现在了外卖平台的某家店里。随着该外卖附上的Q版小纸条更是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更环保,砂锅可以无害降解,从土里来到土里去。”
除了快递,现在商品独立包装早已是常态,每件商品都会产生数量不少包装垃圾。虽然独立包装有一定的便携性,但也增加了对资源的消耗。再加上过度包装、豪华包装的存在,由此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也越来越多。在社会资源紧缺、垃圾问题严重的当下,选择更简单的包装,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分类问题,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